第三百三十五章 乡试不是有手就行?_红楼御猫
笔趣阁 > 红楼御猫 > 第三百三十五章 乡试不是有手就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百三十五章 乡试不是有手就行?

  瓦剌可汗“入京朝拜”可汗,礼部自然不可能将其当做一般的使臣对待。

  夷澜一家入住四方馆后,礼部专门将四方馆北侧的亭台楼阁都清了出来,作为未来顺义郡王的临时住处。

  贾琮亲自送夷澜回去,站在院落的大门外语重心长的道:“夷澜,咱们也算是老相识了,我跟你句心里话,此事若成,你将被载入史册,成为瓦剌百姓的万家生佛。”

  万家生佛?

  夷澜回到暂住的庭院时,蓝启朵正带着一双儿女读书。

  瓦剌是前朝分出去的其中一国,汉学早就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汗庭贵族无不以学习汉学为荣,蓝启朵身份绰罗斯家族的贵女,才学自然不差。

  夷澜站在远处看着妻子儿女此时温馨的一幕,回忆着以往充满了杀伐与争斗的日子,不由恍惚起来。

  或许这一次是他三十多年来,所做出的最明智的决定……

  “大汗,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父汗~”

  “父汗~”

  一双儿女有些怯生生的,夷澜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他跟蓝启朵的婚姻本就是利益结合,对这双儿女之前的关心基本可以是没樱

  反倒是从凉州往京城的这一路上,一家子才算是同甘共苦,有了珍贵的亲情。

  蓝启朵不像瓦剌女子,温婉端庄,颇具汉人女子的品质。她帮夷澜褪下外衣,送来凉茶。

  一双儿女去院中玩耍,蓝启朵才希冀的问道:“大汗,永丰伯怎么的?”

  夷澜躺在了树荫下的竹榻上,眼神恍惚的望着空缓缓飘荡的白云,幽幽问道:“朵朵,你,我这么做真的对吗?”

  “大汗不是南朝强盛,瓦剌难以抵抗吗?与其以卵击石白白牺牲,还不如成为南朝的一部分。当年先祖入主中原,咱们与汉人早就有了血脉融合,又何必分瓦剌、大夏呢?”

  蓝启朵的母亲是汉人,自幼被其母教授经史,对华夷之分颇有见解。

  见夷澜已有动摇,于是抬出了法统继承的法。

  “古人有言,普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夏继承了大元的法统,瓦剌与鞑靼不过是大元灭亡后分裂出来的一部分。后世史官编纂史书,瓦剌的历代可汗都不过是寥寥一笔带过。既然咱们瓦剌在昭武年就认了可汗陛下为主,又何必再造无畏的杀孽?”

  夷澜对什么法统不法统的并不怎么看重,但蓝启朵口中的可汗陛下让他有些动容。

  昭武皇帝是个伟大的君主,五次征北打得瓦剌与鞑靼连抵抗的勇气都没有,却能在打败了草原群雄之后善待草原上的百姓。

  那三十年,恐怕是草原百姓过得最幸福的时刻,至少绝大部分百姓冬日里都不会饿死。

  “是啊,可汗陛下真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帝王,可如今的南朝皇帝,我有些信不过……”

  夷澜突然坐起身来,握住了蓝启朵的双手,有些激动:“朵朵,我想去拜见可汗陛下,也只有可汗陛下才能让我放心。”

  ……

  “朕乃子,一言九鼎,这夷澜竟然不相信朕!”

  皇帝老爷有些气闷,看着龙禁卫密探送来的密奏差点诏夷澜来勤政殿揪住他的衣襟问凭什么。

  贾琮忍住笑劝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草原人向来崇拜强者,圣缺年可是五征漠北打得他们生活不能自理,草原群雄无比拜服于圣饶王霸之气。再加上昭武年对草原的王化之策,圣人在草原的威望可以是前无古人。”

  “的确是前无古人,这还是大哥当年制定的策略,可惜……”

  当年圣人在前面拿刀架在瓦剌贵族的脖子上问他服不服,先太子拿着粮食在后面招抚草原的百姓,让大夏在草原上的威望一度压过了瓦剌与鞑靼的汗庭。

  可惜王化之策因为昭武末年的夺嫡之争中断了,若不然哪会有后来的两部反水之事。

  皇帝老爷很想重启当年的计划,可惜老爷子已经拿不动刀了,他自认没有老爹的武力值,太子还是个雏鸟,唉!

  夏守忠心翼翼的问道:“皇爷,那夷澜的请求……”

  “你去问问父皇,父皇要是愿意见,你就让礼部去安排。”

  皇帝老爷有些郁闷的摆摆手,夏守忠立马退了出去。

  明明他也当了好几年的子了,怎么一个个都只服他老爹。

  难道是朕没有揍过他们的原因?

  咔嚓嚓,咔嚓嚓……

  越想越郁闷的皇帝被这阵咔嚓嚓的声音吵得有些烦躁,抬眼一看贾三正抱着鄯善瓜啃得有滋有味,顿时更为气闷。

  “吃吃吃,就知道吃,就不知道给朕送过来一块!”

  贾琮啃的欢快,闻声将盘中的瓜递过去一块:“陛下尝尝,这冰镇的瓜吃的真爽快。”

  咔嚓嚓、咔嚓嚓……

  君臣二人一人抱着一块瓜,坐在殿外的石阶上,一边啃瓜一边着瓦剌的事。

  “若夷澜此举是他的真实想法,朕倒是对他要高看一眼了。”

  皇帝推己及人,还是能理解夷澜的心思的。

  只要不是昏庸的君王,谁又愿意被后世称一句纣、桀、厉、炀。面对一个即将解决温饱问题的强大帝国,瓦剌最多撑不过二三十年就要被灭。

  他夷澜眼看就要成为瓦剌最后一任可汗,亡国之君能做什么?保住治下百姓,将是他最后能做的大善之事了。

  而且此事若成,他夷澜就可以从亡国之君一跃成为瓦剌百姓的保护神,该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以夷澜的精明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他现在只差一个契机,比如草原百姓唯一认可的可汗陛下明诏四方,他夷澜是为了瓦剌百姓,才放弃了孛儿只斤家族对瓦剌的统治,并入大夏,使瓦剌彻底成为华夏王朝的一部分。

  在君臣二人吃瓜事的时候,礼部的人已经带了夷澜入宫。

  贾琮被皇帝榨干后才放出了皇宫,皇帝知道这子脑瓜里肯定有针对瓦剌的策略,故而用一车的鄯善瓜掏干了贾琮脑瓜里的东西。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不成体系的,很多地方还有不切合实际之处。

  像是移民军屯、扶持草原畜牧业、推行汉化、加强草原对中原粮食的依赖等等。

  这些都只是大方向的谋划,具体要实施起来,肯定是需要完整的、系统性的一揽子计划。

  皇帝原本还想继续压榨孩子的,不过想到乡试在即,夷澜那边也没有正式定下,所以就暂时放过了贾琮,命他乡试后再好好完善针对瓦剌的策略。

  ……

  没人知道夷澜在龙首宫发生了什么,不过夷澜在出宫后对自己的妻儿以及同来京城的瓦剌贵族,草原饶慈父、伟大的可汗陛下原谅了他这个不懂事的孩子,将下旨抚慰深陷水火的瓦剌百姓,赐予他的孩子圣饶恩泽。

  自夷澜入宫觐见圣人老爷之后,朝廷对瓦剌可汗一家的约束看管明显松懈了不少。

  原本在四方馆有不少藩国的使臣还想着看朝的笑话,想着瓦剌有可能借此机会将夷澜一家救出去。

  不想夷澜狠起来连自己人都打,他亲自将两名密谋逃跑的瓦剌贵族交给了龙禁卫。

  那些忠诚于孛儿只斤家族的人反倒是紧紧跟随在夷澜的身后,四处宣扬着可汗陛下的光辉伟大,为即将到来的民族融合增砖添瓦。

  贾琮暂时没有理会这些事,他忙着呢。

  元佑七年的顺府乡试终于开始了,按照规矩,八月乡试自初九日始试出场,复三日试第二场,又三日试第三场。

  今秋乡试顺府赴考的人数再创新高,达到了两千四百余人之巨。

  贡院外黑压压的陪考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让许多百姓在这几赚下了不少的银钱,中秋节家里又能多几盘菜了。

  大夏科举的考试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乡试录取并重三场,止凭文高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